今天是:
网站无障碍
无障碍
长辈版
首页
网站首页
新闻中心
政务公开
求职招聘
专题专栏
办事服务
当前位置:
网站首页
>
专题专栏
>
助残自强
不断“折腾”的创业脱贫路——记残疾人郭广瞻的创业脱贫路
发布时间:2018-12-21 08:41
来源:宣城市残联
阅读次数:
用微信扫描二维码
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
×
【字体大小:
大
中
小
】
郭广瞻是广德县誓节镇七塔村大庙村民组,生于1977年1月。由于年幼身患小儿麻痹症,手脚留下了不同症状的残疾,行动不便,经评定为三级残疾人。说起他,村里人都说:“能折腾,是个不服输的人……”在人生历程的中,因为身体残疾和贫困,郭广瞻也曾苦闷、消沉过一段时间,但亲人的教诲、村民的鼓励、男儿的担当,使他在迷茫中坚定了与命运抗争的信心。
学童时期由于行动不便,郭广瞻只能就近在当时的平塘小学读过四年书后就辍学了。当时他家兄弟较多,17岁父母兄弟都各自分家,本来父母是要养活他的,但是不服输的他,决定自己养活自己,所以也独立出来生活了。
为了生计,他开始不断“折腾”。最早是跟师傅学理发,靠着手艺、拖着行动不便的双腿,走村串户为村民理发,勉强维持基本生活。后来,外出务工村民越来越多,自己的手艺也满足不了他们时尚的需求,以理发维持生计已经很难。郭广瞻只能又“折腾”了。他发现电视逐渐成了村民们的兴宠,靠电视天线接受的几个少得可怜的电视节目,已经不能满足村民收看电视的需求,而安装卫星接收更多的节目信号成了村民们的需求,虽然自己只读过小学四年级,知识有限,但他经过自己艰苦的自学,熟练掌握了安装电视卫星接收天线的技术。他搜集有限的信息,多方打听进货渠道,进回了一批电视卫星接受天线,通过给少数村民的试装,收视效果良好,得到了村民的认可。在那段日子里,他又成天走村串户,给各个村民安装电视卫星接受天线,给自己创造了应有的收益,自己的生活也有了保障。
但是,时代的进步,卫星电视也逐渐被淘汰了,网络电视开始大范围进入了广大村民家中,郭广瞻看到了变化,面对挑战与困难只能再次“折腾”,因为他坚信自己能够自立自强。
郭广瞻看到党和政府对农村建设不断加强,县乡村“新农村”、“美好乡村”建设热火朝天,自己所在的七塔村更是成为省级美好乡村,环境保护措施有效,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彻底的改善,水塘河坝中的小鱼小虾越来越多了。城里人到乡下一日游的也越来越多,他们对这里的鱼虾赞不绝口。何不收集起来卖?说干就干,郭广瞻又开始“折腾”了,他购置了一批捕获小虾小鱼的网具,每天起早贪黑在水塘河道中捕获小鱼类。为了能更快的将新鲜的“鱼虾”送到市场,他又学会了驾驶三轮电瓶车技术,每天早晨将捕获的小鱼小虾骑着三轮电瓶车,拿到集市上去售卖。日子过的虽然辛苦但是他很满足。2013年,村里成立了残协,有了专门服务残疾人的残协委员,残协委员看到郭广瞻的辛苦,就要给他扶持,但是郭广瞻拒绝了,他总说:“我能通过自己的辛苦,能养活自己,把那钱给更可怜的残疾人吧!”
今年,村里的残协委员听说他又“折腾”了。原来,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城里人对小鱼小虾这种“野味”越来越推崇,市场一般售价都在18元以上。郭广瞻想,何不自己进行“原生态养殖”呢?现在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,很多低洼农田已经荒置,如果把这些成片荒置的农田打造成鱼虾养殖基地,不就有了源源不断的经济创收途径?他找到村里,把想法跟村干部汇报,在村干部的帮助下,与村民协商,已经承包了6亩多成片水田面积,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,还有一定缺口,这时候村里的残协委员再次主动联系他,帮他申请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资金,给了他不断的动力,坚定了他创业的信念。随后,他按照养殖鱼虾的标准,请挖掘机整治了这些农田,投放了大量的鱼虾种苗,并努力学习科学养殖小鱼小虾知识,模拟生态养殖,让鱼虾更具“野味”。目前他的鱼虾养殖场已经初具规模,鱼虾养殖创收已经初见成效,深得邻里村民的称赞,他还说,要通过自己“折腾”致富,带动身边的残疾人跟他一起“折腾”一起奔小康。
郭广瞻命运多舛,历经人生坎坷,但他身残志坚,不断“折腾”,不停地与命运抗争,不但改变了自己的经济状况,而且走出了一条创业致富的人生路。他始终坚信:即使是残疾人群体,通过勤劳的双手,自强不息的人生信念,即使身体残疾,也能书写奉献社会、回报社会的精彩人生篇章。
(图为郭广瞻在自己的养殖塘里干活)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顶部
打印
关闭
上一篇:身残志坚创业者 当之无愧杨爱华
下一篇:给人以健康是我最开心的事 ——泾县残疾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第一人唐金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