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遭受到重大打击后会怎样?有些人会一蹶不振,有些人会郁郁寡欢,但也有这样的人他们不畏命运的重创反将其一军成为命运的主人。
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就是这样一个人,他身患残疾,却从不曾向命运低头,独自挑起家庭的重担,照顾年迈的母亲和患病的妻女,他用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,诠释着新时代残疾人自强不息、挑战自我的精神内核,他就是三溪镇双河村村民葛传锦。
中等个子,黝黑的皮肤,凌乱的发型,随意的胡茬,始终带着笑意的脸庞,眼神中透露着坚定……画面中的这名男子就是今天的主人公葛传锦。初见时,他正拖着略瘸的左腿,在自己的家庭农场搭建新的羊圈。简单的寒暄中,他显得有些腼腆,一张口就透露出山里人的淳朴与真诚,但你却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与他的遭遇所不匹配的正能量,让人动容。
葛传锦一家五口人。母亲在他还是孩童时就得了抑郁症,他自己的大女儿刚出生不久便夭折,二女儿患有软骨病和抑郁症,妻子在生活的重压下,偶尔会精神失常。13年前,他自己也因为一次车祸,造成左腿粉碎性开放性骨折。虽然经过救治保住了性命,但腿留下了残疾,走路一瘸一瘸的。面对这旁人所不能承受的打击,葛传锦也曾感叹过命运的不公,但他却从不曾想过放弃。他说,他不能倒下,必须得挑起生活的重担,这样才不会给家人增加负担。“有时候也会想这是为什么?我做了什么坏事吗?没有啊,怎么什么事都落到我头上来了。可我也总是想,这样一个家庭,我放弃就全部瘫痪了,对我老婆就是不负责,她就会更崩溃。人是要担起责任的,不管怎样也要在一起,相互搀扶着,苦就苦点。”
无疑,这是一个被爱与责任感包围的家庭。正如他所说,日子还是要过,路还是要自己去走。上天关闭了一扇门,却给了他一颗无比坚强的心。生活中的不幸,他一个个去面对,去度过。车祸后的他没有消沉,日复一日忍受着煎熬,自己在家做复健。回忆起那段日子,葛传锦说:“医生让我去上海复健,家里也没这个条件,我就自己先找东西吊着腿,慢慢地锻炼。非常痛,腿吊起来的时候痛到眼泪直滚,可必须得练,不练腿就笔直的,不能弯,可能现在还不能动。一开始,一走就摔跤,摔倒了就坐那里哭,心里难受,可我必须得练……”
终于,葛传锦通过自己不懈地努力创造了一个奇迹。而这个奇迹在他看来,却无比的幸运。“当时医生说很可能只是扔掉拐杖,但我现在不仅甩掉了拐杖,还能做事,什么都能干,就是慢一点……”

强者从不向命运低头,葛传锦一直都在盘算着一条适合自己的路。因为有着丰富的兽医经验,2014年,葛传锦接手了亲戚家的养猪场,他和妻子艰辛劳作,养猪场很快走上正轨。同年,他创办了三溪镇华锦家庭农场,最高峰时,生猪存栏量达300多头,年销售额60余万元。然而,事情并非一帆风顺。2019年非洲猪瘟,他的家庭农场直接损失20余万元。创业路上难不难,想过放弃吗?面对记者的提问,葛传锦说:“我就想我还能干什么呢?我这个腿也不方便,给别人打工,人家也不要,在农村里,只能搞养殖。”
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调整,葛传锦决定重整旗鼓。县残联、镇党委政府了解情况后,帮助他申请了产业帮扶资金,提供专业的养殖技术指导,让他又一次燃起了奋斗的希望。这一次,除了猪,他还养起了羊、鸡、鹅、牛等,多种类养殖,抵御市场风险。葛传锦的妻子也被安排上临时公益性岗位。一系列帮扶举措,让葛传锦一家倍感温暖,生活的信心越来越足,家庭农场也渐渐红火起来。
日子稍微好了点,他又主动帮助一些和他一样身患残疾的人一起养猪致富。他以优于市场的价格提供猪仔,免费提供技术,帮助销售,让一群贫困残疾人走上了致富路。“我晓得的都跟他们讲,猪拉肚子买什么药啊我都会告诉他们,严重了我也去帮忙医治一下。我总觉得能帮一点就帮一点,能帮别人证明你还有点技术,还能干,我能帮人家,还是最开心的。”
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努力,葛传锦家被评为宣城市2018年“自强脱贫户”,他本人也获得“宣城好人”光荣称号。现在的葛传锦日子过得越来越顺,女儿已经成家,儿子在外务工,自己和妻子经营着家庭农场,生活不算富裕,确也其乐融融,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在发展。“我总想再把农场搞好点、搞大点,欠下的外债,赚了钱还上,不给子女增加负担就行了。”
身残志坚、乐观向上、自强不息的葛传锦用倔强改写着自己命运。我们深信他的农场一定会越来越红火今后的路会越走越宽,祝福他…
目前葛传锦的家庭农场养殖了鸡、鹅、羊、牛和猪,如果你有购买需求,可以电话联系农场主。联系电话:13865386023 (旌德县残联 供稿)